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開展2023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補資金申報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粵府辦〔2022〕6號)“對國家新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要求,現就2023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補事項通知如下。 一、獎補對象及標準 對2023年新認定的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予以一次性獎補。珠三角地區每家企業獎補100萬元,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每家企業獎補120萬元。 二、資金用途 獎補資金由企業用于創新和研發投入、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上市融資等方面。 企業要對財政獎補資金實行專賬核算,按照財務規章制度和會計核算辦法進行財務處理,嚴格執行財政資金使用票據銷賬制度,嚴禁用“白頭單”入賬或套取資金,不得用于工資、水電費、房租費、物業費、餐飲費等日常運轉支出,不得用于房屋、基金、股票、期貸等投資性經營支出,不得違規用于業務接待和其他法律法規明文規定不得支出的項目。 三、工作要求 (一)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各地級以上市工信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做好政策宣貫,積極組織本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用好用足獎補政策,推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和質量雙提升。 (二)認真組織項目申報。各地級以上市工信部門要嚴格審核把關,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產品(服務)屬于國家禁止、限制或淘汰類,近三年發生重大安全(含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質量、環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稅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予以剔除,確定本地區獎補名單,對獎補名單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請各地市于11月20日前將《XX市2023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補資金申報表》(詳見附件)及信用中國查詢的《企業信用信息報告》正式報送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附件:XX市2023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補資金申報表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3年11月9日 (聯系人:廖立穎,聯系電話:020-83133274)
認定標準 同時滿足以下四項條件即視為滿足認定條件: (一)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2年以上。 (二)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不低于100萬元,且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3%。 (三)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或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下,但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達到2000萬元以上。 (四)評價得分達到60分以上或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近三年獲得過省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或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五。 近兩年研發費用總額均值在1000萬元以上。 近兩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6000萬元以上。 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0強企業組名單。 (一)專業化指標(滿分25分) 1.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滿分5分) A.80%以上(5分) B.70%-80%(3分) C.60%-70%(1分) D.60%以下(0分) 2.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滿分10分) A.10%以上(10分) B.8%-10%(8分) C.6%-8%(6分) D.4%-6%(4分) E.0%-4%(2分) F.0%以下(0分) 3.從事特定細分市場年限(滿分5分) 每滿2年得1分,最高不超過5分。 4.主導產品所屬領域情況(滿分5分) A.在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取得實際成效(5分) B.屬于工業“六基”領域、中華老字號名錄或企業主導產品服務關鍵產業鏈重點龍頭企業(3分) C.不屬于以上情況(0分) (二)精細化指標(滿分25分) 5.數字化水平(滿分5分) A.三級以上(5分) B.二級(3分) C.一級(0分) 6.質量管理水平(每滿足一項加3分,最高不超過5分) A.獲得省級以上質量獎榮譽 B.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獲得ISO9001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C.擁有自主品牌 D.參與制修訂標準 7.上年度凈利潤率(滿分10分) A.10%以上(10分) B.8%-10%(8分) C.6%-8%(6分) D.4%-6%(4分) E.2%-4%(2分) F.2%以下(0分) 8.上年度資產負債率(滿分5分) A.50%以下(5分) B.50%-60%(3分) C.60%-70%(1分) D.70%以上(0分) (三)特色化指標(滿分15分) 9.技術和產品有自身競爭優勢,主導產品在細分市場占有率和排名(滿分6分) A.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10%以上(6分) B.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5%-10%或排名前十名或進入龍頭企業供應鏈體系(4分) C.全省細分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三名(2分) D.不屬于上述情況(0分) 10.企業和產品所屬產業領域優勢(每滿足一項按級別加分,滿分9分) A.符合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網絡強國建設的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領域(3分) B.分布在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或頒布分布分布省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其中,國家級3分,省級2分。(按最高級別加分,最高得3分) C.分布在全省“1650”產業體系50條重點產業鏈,其中卓越產業鏈3分、未來產業鏈和優勢產業鏈均2分。 (四)創新能力指標(滿分35分) 11.與企業主導產品相關的有效知識產權數量(滿分10分) A.Ⅰ類高價值知識產權1項以上(10分) B.自主研發Ⅰ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8分) C.Ⅰ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6分) D.Ⅱ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2分) E.無(0分) 12.上年度研發費用投入(滿分10分) A.研發費用總額500萬元以上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10%以上(10分) B.研發費用總額400-5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8%-10%(8分) C.研發費用總額300-4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6%-8%(6分) D.研發費用總額200-3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4%-6%(4分) E.研發費用總額100-2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3%-4%(2分) F.不屬于以上情況(0分) 13.上年度研發人員占比(滿分5分) A.20%以上(5分) B.10%-20%(3分) C.5%-10%(1分) D.5%以下(0分) 14.建立研發機構級別(滿分10分) A.國家級(10分) B.省級(8分) C.市級(4分) D.市級以下(2分) E.未建立研發機構(0分) 重點名詞解釋 1.指標中如對期限無特殊說明,一般使用企業近1年的年度數據,具體定義為:指企業上一完整會計年度,以企業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期末數為準。對于存在子公司或母公司的企業,按財政部印發的《企業會計準則》有關規定執行。 2.所稱擁有自主品牌是指主營業務產品或服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產品或服務品牌已經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正式注冊。 (2)產品或服務已經實現收入。 3.所稱“Ⅰ類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 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均不包含轉讓未滿1年的知識產權)。 4.所稱“Ⅰ類高價值知識產權”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的發明專利或在海外取得收入的其他Ⅰ類知識產權,其中專利限G20成員、新加坡以及歐洲專利局經實質審查后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 (2)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Ⅰ類知識產權。 (3)實現較高質押融資金額的Ⅰ類知識產權。 (4)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或中國專利獎的Ⅰ類知識產權。 5.所稱“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是指在工信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完成數字化水平免費自測 (網址:http://caii-sme.indusforce.com/#/Selftest)。 6.所稱“Ⅱ類知識產權”包括與主導產品相關的軟件著作權(不含商標)、授權后維持超過2年的實用新型專利或外觀設計專利(均不包含轉讓未滿1年的知識產權)。 7.所稱“合格機構投資者”是指符合《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 (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令第39號)或者《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105號)相關規定,按照上述規定完成備案且規范運作的創業投資基金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8.所稱“主導產品”是指企業核心技術在產品中發揮重要作用,且產品收入之和占企業同期營業收入比重超過50%。 9.所稱“省級科技獎勵”包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獎的一、 二、三等獎;“國家級科技獎勵”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以及國防科技獎。 10.細則部分指標計算公式 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企業上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2。 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 -企業上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企業上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 *100%。 其他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計算方法以此類推。 11.所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http://www.gsxt.gov.cn)查詢結果為準;所稱“嚴重失信主體名單”以信用中國(http://www.creditchina.gov.cn)查詢結果為準。 12.所稱“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0強、50強企業組名單是指該大賽2021年以來正式發布的名單。 13.研發機構一般包括工信、科技、發改、人社相關部門認定的工業設計中心(省、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市、省、國家)、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市、省、國)、工程研究中心(市、省、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 14.“1650”生產體系 “1650”即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分別為: “1650”產業體系重點領域 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 50條重點產業鏈 新型電力裝備 智能電網? 新能源 晶硅光伏? 風電裝備 氫能? 儲能? 物聯網 工業互聯網 車聯網? 傳感器 智能家居 生物醫藥 生物藥? 化學藥 中藥 醫療器械 高端紡織 品牌服裝家紡? 化學纖維 新材料 先進碳材料 納米新材料? 先進金屬材料 化工新材料 綠色建筑材料 半導體 集成電路? 新型顯示 第三代半導體? 高端裝備 工程機械? 農機裝備 工業母機 機器人 軌道交通裝備 航空航天 “兩機” 大飛機配套 衛星? 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 高技術船舶? 海洋工程裝備 新能源汽車 電動汽車 動力電池? 汽車零部件 氫燃料電池汽車? 新一代信息通信 5G 光通信 先進通信? 節能環保 先進節能環保裝備 新型食品 預制菜 釀造 功能性食品 軟件與信息服務 工業軟件 信息技術應用創新 新興數字產業 大數據與云計算? 區塊鏈? 元宇宙? 人工智能? 注:標?為卓越產業鏈,標?為未來產業鏈,其他為優勢產業鏈。 注意事項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專精特新